1644年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历史竟如此残酷!

  • A+
所属分类:绝妙好辞

1

1528年,文徵明和王宠同游楞伽山。

彼时,59岁的文徵明早已辞官归隐,放弃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利禄。而王宠依然挣扎于仕途不可自拔。

二人读书之余,就一起游山玩水。

那一天,他们借宿在楞伽山的寺庙中。一杯清茶、一个蒲团、一张几案,窗外是漫天飞雪,师生二人品茗谈心。

此情此景,似乎颇有魏晋风度。

看着窗外美景,王宠从包里拿出笔墨纸砚,让文徵明帮他画下来,希望把难得的美景留存于纸上。

文徵明接过纸张,就开始磨墨动笔。

这一画,就是足足5年。

1532年,《关山积雪图》终于完工。画中冬日群山壮阔,虽然白雪皑皑,但是有青松点缀,显得别具一格。

400年后,这幅画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。

国宝诞生,也有特殊机缘。

明朝正值小冰河时期,气温骤降,从燕京到广州远比如今寒冷,大雪压垮房屋也是平常事。

文徵明作画的5年,恰好是小冰河时期的低谷,大寒大雪给了两位不得志的文人灵感,给我们留下这副传世之作。

崇祯年间,小冰河进入极寒期。

气温也降至历史的最低点。

那些年,太湖也可以结出厚厚的冰层,苏州、无锡人可以驾着马车穿越湖面,直达湖州,不必绕湖而行。

广州也不再四季如春,城内外居民成百上千被冻死。

大寒过后,往往是大旱。

气温过低,天气又干燥不下雨,导致粮食减产,本来就收入不多的老百姓,依然会面对官府逼税,只能抛家弃田,到外地求活路。

茫茫四海,哪有什么世外桃源。

老百姓成群结队在中原大地游荡,犹如鬼魅。实在饿到极致,只好举刀砍向身边人,人相食早已司空见惯。

彼时,集市中有各种肉类,人肉最贱。

大明江山,已是修罗人间。

2

1629年,刑科给事中刘懋上书,建议整顿全国驿站,一年下来能省几十万两银子。

说是整顿,其实是裁撤。

得到崇祯皇帝的许可后,刘懋同志干的雷厉风行。很快,全国的驿站大部分被裁撤,虽然每年可以节省68万两银子,却也砸碎几十万人的饭碗。

砸人饭碗,犹如杀人父母。

李自成就是失业大军的一员。他失去了糊口的工作,没有任何失业补助,人才市场也人满为患,他根本连大门都挤不进去。

此时正好是小冰河的极寒期,饥荒开始在陕北蔓延。饥民成群结队去挖野菜,野菜吃光就只有树皮、观音土......

反正走投无路,只能自力更生。

李自成带着侄子李过到甘肃当兵,不求升官发财,只想混一口饭吃。可他不知道,军队也没有余粮。

卢象升当宣大总督时,给朝廷写报告:

“饷银自去年十一二月到今,分毫未领。各军兵虽复摆墙立队,而但有人形,全无生趣。况时值隆冬,地居极寒,微臣马上重裘,犹然色战难忍。此辈身无挂体之裳,日鲜一餐之饱。一镇如此,三镇可知。”

意思是:

大同军队已经一年没有军饷,为了养家糊口,武器装备都已经被卖了,即便如此,也没有多余的衣服御寒......

我去过大同,冬天经常是零下20多度。

这么冷的天气,卢象升穿着裘皮大衣都冷的不行,何况那些穿着单衣、又吃不饱饭的士兵?

大同号称重镇都是如此,何况甘肃。

李自成所在的军队杀官造反,终于没有逃脱时代的宿命。从此以后,他加入农民起义军,从队长、闯将一直成为闯王。

他们没有理想和目标,只是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向前,生或死、成与败,都不由自己做主,最初的动机,不过是想吃饭。

当然,崇祯皇帝给过他们机会。

1631年,三边总督杨鹤对崇祯皇帝说:“饥民造反只是因为没饭吃,只要拨款赈济,一定能平定叛乱。”

他主张三分军事,七分政治。崇祯拿出10万两私房钱,交给杨鹤用来招抚。

 

不得不说,这一招效果很好。

除了渡过黄河的李自成、张献忠等人,留在陕西的起义军大部分都投降了,排队领到救济补助后,纷纷回老家安顿家人。

可是,有效期只有半年。

半年后,他们的补助早已用完,但土地里却没有粮食,再过一段时间还得交公粮......而崇祯再也拿不出钱来救灾了。

怎么办?重操旧业呗。

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。从此以后,农民军在中原纵横多年,犹如干柴烈火,始终不灭。

对于杨鹤的结局,他的儿子杨嗣昌很痛心。

1637年,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,并在第二年进入内阁,成为皇帝的头号亲信,他提出“四正六隅、十面张网”的策略,想把农民军一网打尽。

除了作战计划,还有口号:

不做安安饿殍,尤效奋臂螳螂。

你们不在家老老实实的饿死,还敢出来螳臂当车,心可真大呢?

杨阁部,真的不懂这个世界。

3

 

不懂这个世界的,还有崇祯皇帝。

原本按照朱元璋的设计,明朝应该是武将—文官—藩王相互制衡,这种权力结构可以保证皇帝大权独揽。

可日后的历史走向,出乎朱元璋意料。

藩王和武将都被废去武功,只留皇帝和文官做博弈,为了寻找盟友,皇帝不得不培养太监。

这样一来,又是铁三角。

明朝的太监被人骂了很多年,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:太监强势的时期,也是皇权鼎盛的年代。

比如刘瑾、魏忠贤。

崇祯皇帝不懂,他一出手就把魏忠贤废掉,但是没有培养出自己的盟友。因为他相信:文官都是正人君子,值得信赖。

从这一点来看,崇祯有点像王莽。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心态,去闯荡现实主义的世界,一定会头破血流。

于是,他在17年内更换了18个内阁首辅,杀了好几任兵部尚书、巡抚、总督,却始终不能贯彻自己的意图。

不论是财政,还是作战。

他孤身一人面对庞大的文官集团,可以轻松撸掉任何一人,但对整体却无能为力。

当然,崇祯的人品也有问题。

可能这么说会得罪很多人,没办法,现在的明粉太多了......一张口就是我大明多么厉害,尤其对崇祯抱有无限同情。

我们看看崇祯的明君风范。

1638年,卢象升在河北和清军作战,但是兵力被太监高起潜分走,最终力竭战死......

然后呢,高起潜依然过着好日子,最后投降清朝,卢象升却80天不准收尸,连抚恤都不给。

1642年,松锦战役失败,辽东门户大开。

崇祯暗示兵部尚书陈新甲,先跟满清议和吧,你悄悄地去,打枪的不要。陈新甲同志办事很利索,马上就准备签约了。

恰好,陈家仆人在收拾书房时,看到了议和的草案,转头就当作大新闻给说出去了。

崇祯不承认有此事,一刀把陈新甲砍了。

真缺德。

换做是你,这样的老板......不想辞职吗?

然后再说说“君王死社稷”的谣言。

1644年,李自成即将进入北京,江山马上就要易手。崇祯也想效仿宋高宗,到江南建立流亡政府。

但是呢,他不自己说。

好几次上朝,他都暗示大臣们请他南巡,然后自己再批准。陈新甲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,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,但就是没人帮他。

崇祯气的,冲下去一人一脚。

南下渡江的计划,就在君臣的推诿扯皮、没担当中蹉跎一个月,直到李自成兵临城下,他们依然没有做出决定。

崇祯等不及了,他要自己行动。

哪里还能走得了......各门的禁军都忠于职守,死活不让皇帝出宫,最后实在没办法,才去景山自缢。

明朝灭亡,崇祯至少要负责一半。

另一半,是祖宗留下的烂摊子。

4

明朝的烂摊子,恰好,满清都能医治。

 

努尔哈赤的祖父是建州酋长,也是明军都指挥使,在李成梁“养寇自重”的自保策略下,苟且偷生于辽东。

1583年,李成梁攻打古勒城。

城主阿台觉昌安的孙女婿,为了孙女的性命,他就和儿子塔克世入城劝降,结果明军突然攻城,父子俩都在城中被明军杀死。

对了,他们是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。

为了给父祖报仇,努尔哈赤以13副遗甲起兵,踏上创业开国的不归路。

 

他创业成功的关键,是组织制度建设。

女真人很原始,没有什么社会组织。于是,努尔哈赤就把部族人口全部组织起来,分别用正黄、镶黄等八旗命名。

其下有牛录等单位,分层级管理。

在旗之上,努尔哈赤又让子侄分别担任旗主、贝勒,家族成员牢牢掌握管理大权,进一步集中到自己的手中。

这就是“八旗”制度。

八旗不仅仅是军队管理方式,还兼管女真的民政、司法、财政......换句话说,女真的所有社会资源,都被纳入八旗中。

有了八旗制度,女真虽然弱小,但是可以集中全部资源,用于战争甚至开疆扩土。

明朝资源多,分散在士绅和藩王之手。

女真资源少,但是全部集中在八旗里。

明朝的粮食、军饷、人事、派系......都十分散乱,所以在局部战场总是失败,就像一个虚弱的胖子。

归根结底,自己烂透了。

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,再次证明了这一点。

一年前,努尔哈赤誓师讨伐明朝,接连攻破抚顺等地,万历皇帝感觉事态很严重,决定派兵支援辽东。

援兵从四川、甘肃、浙江、福建和朝鲜而来,不熟悉环境又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军饷,最重要的是,将帅都互相掣肘。

这还怎么打?

努尔哈赤说:“凭你几路来,我只一路去。”

是不是很熟悉?这不就是“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”嘛?这种战术,在解放战争中又一次大放光彩。

但这种战术的前提,是集中。

除了优势兵力,粮食、军饷、纪律都要统一,才能“集中力量办大事。”

明军兵败如山倒,女真崛起。

此后,努尔哈赤的子孙以满洲为族名、大清为国名......他们击败林丹汗横扫漠南蒙古,结成满蒙联盟。

在1644年前,满清已经是横跨内蒙古、东三省的巨无霸。而巨无霸的大本营虽然有时也闹矛盾,但在大方向上却很团结。

毕竟,团结就是力量。

明朝和汉人,就是输在不团结。

5

 

洪武18年,朱元璋请茹太素吃饭。

赏赐了一杯御酒后,他突然说了一句文邹邹的“金杯共汝饮,白刃不相饶。

意思是:

即便酒桌上的关系好,但是出来混,该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。

枭雄,够狠。

茹太素的回答也挺有意思:“丹诚图报国,不避圣心焦。”我只求报效国家,你对我好不好都没关系。

一语成谶。

朱元璋屡次掀起大案,诛杀无数官员,但明朝依然收获了无数刚烈、正气的大臣,比如于谦、方孝孺、王阳明......

皇帝动不动就在朝堂上,把大臣的裤子扒开打屁股,依然不能阻止他们忠君爱国的小红心。

可这一套在明末,不灵了。

崇祯在朝廷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,如果在之前,大臣忍忍也就过去了,玩不过躲得起啊。

1642年以后,李自成在河南、湖北接连取得大胜,一年后又打败孙传庭回到陕西,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。

而文官和地方士绅又是利益共同体,他们霸占广袤的良田、读圣贤书通过科举参加工作,是鱼儿和水的关系。

此时,改朝换代的局势已经很明朗。

文官和士绅开始投靠李自成,希望能保护自己的家业,也在未来的新王朝谋求有利位置。

为什么李自成能快速进入北京?

文官和士绅的投诚,是最重要的原因。

李自成没有把握好天赐良机。他宣布农民三年免征,但庞大的军队和政府也需要粮食和白银,只有对士绅下手。

于是,进入北京后,刘宗敏逼迫朝廷大臣吐出赃款,并且还根据级别规定了数量......

 

不到一个月,抄家得到7000万两白银。

文官都懵逼了。

我们卖主求荣是要荣华富贵的啊,您可倒好,反倒来抄家了......既然如此,等你倒霉了,我们一定会落井下石的。

1644年4月,李自成提兵北上山海关。

在吴三桂和满清的优势兵力面前,李自成兵败如山倒,只带着少量兵力逃回北京,匆忙举行登基典礼后,又带着财富奔向西安。

没有文官和士绅的支持,不可能立足北京。

当吴三桂和多尔衮向北京进发时,明朝大臣得到消息:“吴大帅打败闯军,回来扶持太子继位了。”

内阁和礼部手捧玉玺、法器来到郊外,抬头看全是“金钱鼠尾”的满清骑兵。于是,他们马上修改台词:恭迎大清入城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多尔衮承诺:保护士绅财产,投降的官员全部升一级。

1644年,士绅有两张面孔:

在李自成的占领区拼命造反,在满清占领区一腔热血的表忠心。

矛盾吗,一点都不矛盾。

经济基础,让他们很清楚的知道,谁是真正的朋友,谁是真正的敌人。

6

 

1644年,北京是一座大舞台。

崇祯皇帝收拾好道具,放下话筒,结束了明朝276年的表演,向台下观众鞠躬致敬,走向景山的歪脖子树。

李自成立足未稳,被观众用臭鸡蛋、香蕉皮轰下舞台。

多尔衮带着满清倾国而来,优雅的舞姿沁人心脾,获得舞台的使用权,他们将继续给观众表演绝活。

有欢笑,也有泪水。

无论舞台上有怎样的风云变幻,观众席始终是一样的人。

有人离场,有人进场。

唯一不变的是,他们都保持着统一的审美,一起鼓掌、一起愤怒。

1644年,爆裂无声。

看似偶然,其实都是必然。


最新热点时评↓
washiluf.png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