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逐步形成中美两极与十九世纪英俄大博弈竟然如此相似!

  • A+
所属分类:靠谱青年

有很多人认为,中美之间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,都是因为有川普这个特立独行的家伙出现,所以才把这个世界闹得鸡犬不宁,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
其实有没有川普的出现,中美之间,迟早都会爆发冲突。因为如果你把中美关系放到历史的维度上去看,你就会发现,现在发生的一切,都只不过是一场注定会上演的大戏,而川普也只不过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演员,既不新奇,也不例外,因为在历史上,这一切都无数次的发生过。

 

大国争霸,在人类的历史上,像这样的故事,一直都在轮番上演,无论是离我们很久远的罗马打迦太基,汉帝国斗匈奴,还是近代的英法争霸,英俄争霸,甚至到不久之前的美苏争霸,虽然演员换来换去,但是内容都大致相同,该上演的情节,早晚都会出现,该冒出的角色,也早晚一定会登上舞台,虽然细节有所不同,但都遵循类似的规律,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惊喜。

 

这个结论,很多人可能并不相信!

 

但是在我们接下来的故事中,我们要讲讲阿古柏的好运气,就不得不讲当时的时代背景,英俄争霸,然后你就会发现,今天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,似乎就是英俄争霸的再次上演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!

 

要想复盘这场历史,搞清楚英俄争霸是如何开始的?最后又怎么会给阿古柏带来好运气,进而影响到了新疆的局势,我们就要把镜头,先摇回到19世纪初期。

 

不过当这场大戏开演的时候,俄国人并不起眼,主角另有它人,而且个个都光芒万丈,从某种角度来说,俄罗斯甚至连当提鞋的小弟都不配。

 

第一个登场的耀眼巨星,是大名鼎鼎的日不落帝国,英国当时拥有从非洲到加拿大,从澳大利亚一直到印度,人类有史以来,面积最大的帝国,环绕整个地球。

 

世界逐步形成中美两极与十九世纪英俄大博弈竟然如此相似!

不仅仅如此,在这个时候,英国人还有了牛顿,有了工业革命,有了大宪章,在各个方面,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翘楚。

 

而另一个登场的主角,更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天骄,战神的化身——拿破仑!

这时他刚刚入主法兰西,让这个通过史无前例的大革命,以摧枯拉朽之势,打垮了旧有的封建统治,高举着平等,自由,博爱的大旗,四处输出革命,战无不胜的法国,揭开了人类新时代的序幕。

 

世界逐步形成中美两极与十九世纪英俄大博弈竟然如此相似!

这两个国家才是当时世界舞台上,公认的绝对主角,他们都是如此的熠熠生辉,与众不同,以至于所有的人都认为,未来的世界霸主,一定会在这两个国家中诞生,其他的国家,都只不过是吃瓜群众。

 

至于我们要谈到的俄国,在当时也只不过是一个配角,是欧洲大陆上,众多腐朽没落的封建国家之一,没有丝毫出彩之处。

 

如果非要说它有什么不同,那就是第一它比较大,人口是欧洲各国中最多的,第二就是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,恰好处在欧亚之间的十字路口之上,除此之外,别无特色。

 

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两个特点,让它变成了英法争霸中,那个关键的配角,如果它和法国结盟,就能击败英国,如果它和英国结盟,那法国就没有戏。

 

可能有人对此就表示怀疑了,法国和俄国结盟,为什么能对英国构成威胁?英国人不是都是在海上吗?俄国人再能打,也不过是旱鸭子,在海上也帮不了法国人什么忙,怎么会成为关键配角呢?

 

不错,英伦三岛确实是孤悬海外,英国的绝大多数殖民地,也都在远隔重洋之外,但是对英国至关重要的有一块地方,却是在俄国人的威胁之下,那就是印度。

 

印度被称作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,对英国的重要性,也是独一无二的,虽然英国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,但是在19世纪初期,无论是加拿大,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,那些地方都无足轻重,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,基本上都是荒蛮之地。

 

唯有印度,自古就是高度发达的农业社会,自从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以后,就变成了它的钱袋子,粮袋子,英国人在印度的整体收入,接近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,而大清帝国的GDP,占当时世界的1/3。

 

因此对于大英帝国来说,所有的殖民地都可以不要,唯有印度不能丢失。

 

比如后来独立的北美十三州,也就是今天的美国,丢了也就丢了,其实英国人在当时,也没有好痛心,但如果类似的暴乱发生在印度,英国人一定会血战到底的,不论会付出多么高昂的代价,后来的历史,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 

因为当时英国人在美国的财政收入,还不到印度的一个零头,所以不想在那里浪费时间,浪费精力。

 

因为至少在当时,他们看不出那里,有多大的必要,值得他们留更多的血,去守住北美那块荒蛮之地,只要印度在他们的手里,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。

 

可是这样一块地方,当时大家都认为它有一个软肋,就是离俄国太近,如果俄国和法国结盟的话,理论上,俄国的哥萨克骑兵,可以越过中亚草原,直接进攻印度,这种事在历史上,其他的游牧部落是曾经做到过的,而且还不止发生了一次。

 

所以,英国的这个弱点,法国人看得清清楚楚,1801年的时候,拿破仑就鼓动俄国皇帝保罗一世,去进攻印度,他声称要把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,当做礼物送给沙皇保罗一世,尽管这个地方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。

 

不过政治家一向都是拿别人的东西做诱饵的,况且拿破仑已经认识到,要在海上打败英国人,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,唯一的办法,就是在陆地上打主意。

 

而英国人的殖民地中,只有印度可以通过欧亚大陆到达,其他的地方都必须依赖海军,但是法国和印度之间隔着俄罗斯,所以拿破仑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就必须鼓动俄国人出马。

 

为了保守这个秘密,拿破仑甚至专门在一条木筏子上面和沙皇见面,就是为了防止被别人窃听。

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,沙皇保罗一世在拿破仑的劝说之下,决定派出一支4万人的大军,立刻出发,去进攻印度,抢走英国人手里的这个钱袋子。

 

不过让沙皇保罗一世和拿破仑都没有想到的是,一个无关轻重,双脚在木筏旁戏水的俄罗斯高级贵族,居然是英国的间谍,正一句不漏的,偷听拿破仑和沙皇之间的对话,不久之后,他就把这个消息,一五一十的传到了唐宁街十号。

 

当时的英国政府,收到这个消息以后,吓得大惊失色,于是他们立刻决定,支持俄国境内的反对派,发动政变,干掉保罗一世,让他的儿子亚力山大一世继位。

 

不过也有人说,这些都是“戏说”,在真实的历史上,这场政变和英国人无关,甚至拿破仑也从来没有和保罗一世见过面,只有在1807年,拿破仑为了煽动俄皇亚历山大一世进攻印度的时候,双方曾经在一艘驳船上聊过天。

 

但是不管怎么说,这场政变顺利的成功了,走在半路上的军队被召回,历史被改变了,新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,决定和法国人断交,和英国人站在一起。

英国人出了一身冷汗,总算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个危机,不过俄国人可以威胁到印度这个事实,却在所有的英国人心里,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。

 

当俄国人和英国人结盟以后,法国人就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,即便拿破仑再雄才大略,“平等”,“博爱”,“自由”的口号再激动人心,他们离末日也不远了。

 

拿破仑要想取得这场争霸战的胜利,就必须击败英国,而要想击败英国,在海上是不可能的,唯一的办法,就是通过陆地去入侵印度。

 

而法国要占领印度,就必须要打败俄国人,打开通往亚洲的道路,所以拿破仑最后终于决定,发动了入侵俄国的战争,内在的原因就是这个。

 

所以最终决定英法争霸的那个关键配角,就是当时站在东西方十字路口的俄罗斯,最终决定了这场争霸的胜负。

 

如果说俄罗斯是一百多年前,英法争霸战中,那个关键的配角的话,那么就在几十年前的美苏争霸中,中国则是那个关键的配角。

 

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,美国人之所以能赢得冷战的胜利,并不是因为美国人有多么的强大,更不是什么民主对专制的胜利,而是因为在关键时刻,中国倒向了西方阵营。

 

世界逐步形成中美两极与十九世纪英俄大博弈竟然如此相似!

 

中国在这场美苏争霸中,就是改变天平力量的那个关键砝码,当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时候,苏联就一路高歌猛进,在全世界范围内,展开了咄咄逼人的攻势,而美国则节节败退。

 

因为苏中结盟,美国人就面临两线作战的风险,在欧洲苏联大兵压境,在亚洲,它被迫先后在朝鲜和越南同中国人交手,美国人虽然有绝对的优势,可以压倒苏中任何一个对手,但是美国没有能力,同时击败这两个对手,所以他在朝鲜没有达到目的,在越南惨败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
 

但是后来中苏交恶,俄国人失去了中国这个最重要的战略盟友,而美国人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,同中国改善关系,最后双方走进了同一个战壕,一举改变了力量的对比。

 

所以到了这个时候,苏联反而变成了两线作战,而美国则可以集中力量,在欧洲压垮苏联,再加上苏联本来就比美国弱一点,更无力同时在欧洲和亚洲保持均势。

 

为了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,俄罗斯想南下印度洋,威胁西方的命脉,从波斯湾运出的石油,重新掌握冷战的主动权,所以他孤注一掷,入侵了阿富汗。

 

而在阿富汗,它受到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双重阻击,被中国和美国武装起来的阿富汗圣战者,成了俄国人的梦魇,让俄国人陷入了无法脱身的泥潭,最后终于在经济上无法支撑,彻底崩溃,而这一切,仅仅发生在中国倒向西方的10多年以后。

所以事实上,决定美国最后在冷战中胜出的,既不是什么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,也不是什么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,最关键的一点,是中国加入了美国的阵营,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,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中国帮助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。

 

西方的政治家,特别是地缘政治家们,比如基辛格,布热津斯基等等,从来都不讳言这点,他们认为美苏冷战的关键转折点,就是尼克松访华的那一刻。

 

不过后来,由于政治风向发生了变化,美国人开始贬低中国在冷战中的作用,不承认中国是压垮苏联的关键因素,特别是以福山为代表的这一派,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,拒绝讨论中国在冷战中的作用,他们把冷战美化成一场,民主战胜专制的胜利,不承认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胜利。

 

尽管福山等人的学说漏洞百出,无法解释为什么,在中国没有倒向美国阵营之前,美国为什么会在全球各个方向上,节节败退的原因,但是这种学说,西方人还是更爱听一些。

 

回到19世纪最初的那10年里,由于英俄结盟以后,他们分别从海上和陆上,两线夹击拿破仑的法国,所以无论拿破仑多么的卓越,法国的政治制度又是如何的先进,但是拿破仑也无法在任何一个方向上,形成压倒优势,最后被迫孤注一掷,入侵俄罗斯,结果兵败莫斯科。

 

法国失败以后,英国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老大,英俄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时期,俄国借机吸收了大量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,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,渐渐的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。

 

这就好像苏联解体以后,美国也成了无可置疑的世界霸主,曾经的战友,中美也进入了蜜月时期,依靠西方的科技和资本,中国也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以后,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。

 

最初的时候,英国人虽然和俄国人是战友,但也只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而已,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俄国人,觉得他们又穷又落后,而且政治制度极端反动,双方并不是同路人,只不过暂时挤上了同一条船而已。

 

但是战后,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,一晃10多年以后,英国人忽然惊讶的发现,俄国居然还活着,而且活得更好了。

 

虽然在英国人看来,俄国社会危机重重,可是让人意外的是,沙俄政府却始终没让这个炸药桶被点燃,相反俄国似乎正在脱胎换骨,甚至渐渐富强了起来。

 

不过虽然英国人有点惊讶,但是绝大多数的英国人并不在意,在他们看来,俄国的专制制度是如此的黑暗,它的崩溃,只是时间问题而已,随着西方思想大量的传入俄国,革命已经是一把悬在沙皇头上的刀,早晚都会把俄国切成四分五裂,所以俄国不足为虑。

 

就在大部分的英国人,依然充满了乐观情绪,等着看俄国人笑话的时候,有些英国人中的精英,已经开始杞人忧天了,比如英国将军罗伯特.威尔逊,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。

 

他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,俄国不仅仅不会崩溃,而且是有史以来,所有的基督教国家里,对英国威胁最大的国家,因为它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和人口优势,因此完全有可能,在未来的某一天,越过中亚,攻入印度,摧毁大英帝国的根基,所以英国不能再漠视俄国的发展,必须立刻开始行动,主动遏制俄国的变强。

 

但是当他提出这个观点,并为之奔走呼吁的时候,他的这些想法,并不被主流社会认可,被当成了危言耸听,哗众取宠。

 

因为在这个时候,通过一些勇敢的探险家,英国人已经大体搞清楚了,俄国人的边界,实际上离印度有2千多公里远,中间隔着中亚三国,都是一些野蛮的穆斯林国家,而不是他们以前以为的,荒无人烟的几百公里的草原。

 

这就好像在十多年前,你在美国宣传中国威胁论,声称中国会超过美国,成为美国的对手,大部分人都会对你嗤之以鼻,同样会觉得你是一个为了出名,不惜胡言乱语的骗子。

 

因为那时中国的GDP,还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,人均更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,当时虽然也有一些人,写了一些中国威胁论的书,但是基本上都被当做了跳梁小丑,美国人当时的心态,就像今天中国人看印度一样,没人会把后者当成一回事。

 

虽然美国人不把中国当成一回事,可是中国人却从来都想成为世界老大。

 

而回到100多年前,虽然英国人希望俄国,一直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,但是俄国人却不喜欢,英国人给他们安排的这个角色,他们希望有一天,也能成为这个世界上的主角。

 

对于俄国人来说,要想达到这个目标,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在南方寻找一个,永远都不会被冻住的出海口,加入世界贸易之中,这是从彼得大帝开始,无数俄罗斯人最终的梦想。

 

于是俄国人开始不停的南下,狠揍当时的两个没落的伊斯兰帝国,一个是土耳其,一个是今天的伊朗,当时叫做波斯,从他们的手中,夺走了今天的格鲁吉亚,亚美尼亚这些土地,把这两个国家打的披头散发,满地找牙,俄国人试图寻找一条,通向地中海或者印度洋的通路。

 

刚开始的时候,英国人对发生在遥远中亚的这群“野蛮人”之间的争斗,并不是很在意,可是俄国人的进攻,渐渐却逼近了英国人的利益圈,也就是大海,让英国人开始警惕了起来。

 

对于19世纪的英国人来说,从伦敦通往印度的海上交通线,就是英国人的命脉,任何人不要说,试图染指这条海上交通线,就是多盯两眼,都会引起英国人的警惕。

 

这就好像对今天的美国人来说,任何你试图动摇,美元作为世界基础货币地位的举动,都是在向美国的霸权地位挑战。

 

而俄国人要想发展壮大,就必须要有一个南下的出海口,这样才能发展全球贸易,而这个南下的出海口,必然会指向地中海或者是印度洋,而这恰恰是英国人所不允许的。

 

所以在1829年,当俄国的军队,逼近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时候,英国上下,举国震动,因为如果俄军再向前进攻40公里,就可以攻下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,这一下就意味着俄军从此可以不受限制的,从黑海进入地中海,威胁到英国途径地中海到红海,一直到印度的交通线。

 

世界逐步形成中美两极与十九世纪英俄大博弈竟然如此相似!

于是英国立即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,海军也开始紧急出动,准备干涉俄土之间的战争,在这个关键时刻,沙皇亚历山大,觉得俄国还没有能力和英国对抗,于是他就叫停了俄军,一场危机就此化解。

 

虽然危机过去了,可是英国人和俄国人都很气愤,英国人发现,俄国人居然敢打海洋的主意,实在是大逆不道,看来当初威尔逊等人的警告是正确的,俄国确实是英国最大的威胁,看来我们低估了北极熊这个大恶棍。

而俄国人更想不通,地中海上的港口多如牛毛,从西班牙法国一直到意大利,甚至土耳其都有港口在地中海,为什么他们对你们英国人就没有构成威胁,偏偏我们俄国人刚刚一靠近大海,你们就大呼小叫,这也太欺负人了一点是不是?

 

双方的这种心理变化,如果放在今天来说,就好像当前中美之间,为了争夺世界金融的控制权,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冲突。

 

中国最早开始挑战美国人,始于当初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,开始互换货币,因为这是在挖美元作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墙角,但是由于规模有限,虽然引起了美国人的警惕,但尚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。

 

可是忽然有一天,中国人宣布要成立亚投行了,美国人顿时恼羞成怒,怒不可遏!因为中国此举,是很明显的在挑战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,你要在美国人搞的世界银行之外,又另立山头,因此美国要问一问,你中国人到底安的是什么心?

 

为什么美国人的反应如此剧烈呢?因为我们要知道,在今天的国际贸易之中,美元是必不可少的,比如我们在中国和泰国之间汇一笔款,我们必须首先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,然后再把美元汇到泰国,最后由泰国银行,把美元换成泰铢,这样双方才能正常的交易。

 

因此国际贸易越发达,需要的美元就越多,而这些美元,都来自于美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,也就是说,美国人印了一大堆纸币,然后换走了世界上生产的大部分财富,所以美国的对外贸易,一定是逆差的,也就是美国变相在向全世界征税。

 

可是如果中国和泰国互换了货币,那么人民币汇到泰国,就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换成泰铢,不用经过美元这个媒介了。

 

本来中泰之间,交易规模有多大,就需要多少美元,这些美元都是中泰两国,用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,去从美国换回来的一堆绿纸,是双方向美国交的保护费,或者说,是美国向双方征的贸易税。

 

但是现在中泰互换货币,跳过了美元这个环节,本质上就是侵犯了美国的利益,可是之前为什么美国人没有愤怒呢?

 

因为中国虽然有意挑战美国,可是泰国却害怕得罪美国,所以对规模和渠道都做了限制,因此你今天在中国,除了中国银行以外,你去其他银行向泰国汇款,还是要先换成美元,把美元汇到对方银行以后,然后才能再换成泰币。

 

这就好像100多年前,俄罗斯在中亚的行动,虽然它在不断的入侵土耳其和伊朗,可是每次英国人一出面,它就不得不停下脚步,因为它还不敢和英国人撕破脸。

 

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俄国人的愤怒情绪却日益上升,凭什么你英国人可以在海外到处建立殖民地,我们俄国人就不能够劫掠家门口的邻居,事事都要受到你们英国佬的限制?

 

这就好像今天的中国,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,自然就不想再受制于美国,在很多中国人看来,凭什么我们和其他人做生意,你美国人就非得要插上一杠子,偷走我们的血汗钱?!

 

所以在100多年前,终于有一天俄国人愤怒了,兵临伊斯坦布尔城下,想夺得黑海的出海口,想摆脱英国人的束缚。

而在100多年后,中国人对于中国受制于美国控制的金融体系,也越来越感到不放心,同时也不甘心,于是开始建立了亚投行,想自己建立一套自己的交易体系,跳出美元的约束。

 

不过在世界霸主的压力之下,双方最后都退让了,俄国人没有敢拿下伊斯坦布尔,夺取黑海的出海口,中国人也没有敢用人民币作为亚投行的基本交易货币,最后还是选择了美元,所以双方暂时避免了全面摊牌。

 

但是英俄之间的关系,从此再也无法逆转了,所有的英国人现在都“清醒”的认识到,俄国在觊觎英国的海洋霸权,就像今天绝大多数的美国人,经历了亚投行以后,都把中国当成了,美国最大的威胁一样,这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,无论双方做什么,都会被认为是针对对方。

 

所以从此以后,俄国人在中亚的每一个举动,都被英国人认为,是在为了进攻印度做准备,而英国人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举动,反过来又被俄国人认为,是在试图遏制自己的发展。

 

虽然双方表面上笑脸相迎,甚至俄国沙皇还到伦敦拜访,但是双方内在的较劲,已经开始了螺旋加速的过程。

 

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由于舆论的引导,双方都会慢慢进入被预设的角色,俄国人本来只是想南下找一个出海口,可是现在他们觉得,进攻印度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而英国人到了现在,也开始处处有意识的和俄国人作对,故意全方位的遏制俄国人。

 

接下来的,就是双方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加深,喊打喊杀的人越来越多,主张教训一下英国佬,或者收拾一下北极熊的人,渐渐的都成为,两国民意的主流。

 

到了1840年左右,英国人在国内反俄情绪的的压力之下,决定不能对俄“一味的忍让”,要先发制人,拿下阿富汗,彻底封住俄罗斯南下印度洋之路。

 

而俄国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,也“大惊失色”,决定立刻攻占希瓦汗国,就是今天的中亚五国的一部分,防止英国人“北上”。

 

这种互相猜疑的过程,用今天发生的事来做比较,就有点像今天的中国政府,在听说美国企图搞一个TPP协议,把中国排斥在朋友圈之外,不带中国玩以后,立刻嗅出了美国试图打压中国的险恶用心,于是决定抛出了一个一带一路计划,自己另组一个朋友圈。

 

而美国政界,听说中国开始实施一带一路以后,大家更加觉得,中国人已经蠢蠢欲动,要对美元动手,挑战美国的世界霸权了,实在是不能再忍了。

 

因为在美国政客看来,中国通过按揭的方式,插手对方的基础建设,就是企图用贷款作为引诱,让对方陷入债务陷阱,最后逼对方进行财政改革,最终达到控制这些国家的财政,实现把美元挤出这些国家的目的。

 

以前美国就是通过这个方式,把美元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把英镑赶出了国际市场,现在中国依葫芦画瓢,又想重温这个模式,这实在是太阴险了,必须立刻反击。

 

于是就有了川普上台,开始和中国打起了贸易战,试图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这场大戏,事实上,即使川普不上台,希拉里上台的话,对付中国的方式也没有两样,希拉里会利用TPP协议来孤立中国,虽然不会和中国立刻撕破脸,但是干脆就不带中国玩,手法可能比特朗普还更有效。

 

而在100多年前,英俄之间的互相猜疑,最终导致了两场灾难。

 

1840年,就在16,000名英军,在3万名后勤人员的支持下,浩浩荡荡开进阿富汗的同时,5000名俄军也离开了俄国在中亚的军事基地奥伦堡,开始奔向希瓦汗国,准备阻止英国“北上”,然后接下来,双方都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。

 

为什么会发生灾难呢?很简单,双方都已经陷入情绪化的对抗之中,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。

 

首先,英国人的目的是什么?如果是要守住印度,不让俄罗斯人摸到南边的海洋的话,那英国就应该团结土耳其,伊朗,阿富汗以及中亚三国,让他们成为对抗俄罗斯南下的屏障,这才是正道,可是他们现在做的是什么?居然是入侵阿富汗,这完全是南辕北辙。

这就好像川普今天做的事情一样,虽然高呼美国第一,事事都要损人利己,让美国人感觉痛快淋漓,但是在战略上却完全是南辕北辙,没有找对方向。

 

美国人的目的是什么?当然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,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团结西欧和日本,孤立中国,继续搞奥巴马那个TPP协议,逐步的把中国挤出世界的贸易圈。

 

可是川普做了些什么呢?他却是和几乎所有的国家,包括自己的盟友在内,同时开始进行贸易战,相当于把这些国家,全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去,在这种情况下,他是不可能赢得这场贸易战争的。

 

同样,英国人入侵阿富汗,只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,让大家觉得,英国人不过是打着,防备俄罗斯人的幌子,其实是想要周围邻国的命,因此对于周边的国家来说,最好的对抗英国的办法,就是和俄罗斯人结盟。

 

世界逐步形成中美两极与十九世纪英俄大博弈竟然如此相似!

对于自己的行动,最终造成了这个结果,英国人大概万万没有想到,而且当时英国人习惯了做世界老大,觉得什么事自己都能搞得定,所以根本就不把这些国家的反应当成一回事。

 

一步错,步步错,而且更重要的是,英国人居然在这个时候,选了一个他们最惹不起的国家——阿富汗,虽然这个国家,看起来既落后又贫穷,群龙无首,混乱的犹如一团散沙,但恰恰却是一个不可征服的国家。

 

不要以为只有英国人犯了这个错误,后来的苏联人,今天的美国人,大家一样的重蹈覆辙,没人能打败阿富汗人,甚至没人能搞得清楚,他们在阿富汗,到底在和谁作战?

 

就像后来的苏联人和今天的美国人一样,英国人轻松的就打到了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,扶植起了傀儡政权,但是接下来,他们也像所有的后来者一样,这才发现,自己似乎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,噩梦从此开始……。

 

然后……然后就是和后来的苏联人,以及今天的美国人,所经历的完全一样,当地人永不停息的反抗。最后让英国人再也待不下去了,就在他们企图撤出喀布尔,返回印度的路上,一万六千人的大军,在圣战者的围攻之下,竟然全军覆没。

 

这是英国在整个19世纪里,输的最惨的一场战争,而且输在一个,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对手面前。

 

而俄国人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,他们在100年前的这个时候,和英国人之间的差距,甚至比今天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差距还大。

 

但是他们依然沉浸在,曾经打败拿破仑的幻觉之中,太把自己当成一棵葱了,在根本没有搞清楚中亚的情况之前,贸然的南进,和英国人进行时间的赛跑。

 

结果远征军被困在了沙漠里,又遇到了一场大雪,1/3的人被冻死饿死,一个月以后,全军未发一枪一弹,又灰溜溜的退回了奥伦堡。

 

双方的意气用事,最终导致彼此都输的惨不忍睹,事实上,如果特朗普真的和中国开展全面的贸易战,美中两国的下场,不会比英俄当年更好,因为看起来虽然很痛快,但是一开始方向就错了。

 

事后,英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,痛定思痛,发现关键还是应该多交朋友少栽刺,不要以为大英帝国就有什么了不起了,拳头大的不得了,其实在很多地方,它还是用不上力的,还是要靠朋友帮忙的。

 

从此以后,英国开始注意拉拢其他国家,不再单干蛮干,开始组织统一的反俄阵线。

 

而俄国人自然也要事后盘点,他们得出的结论是,俄国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超级大国,俄国还没有能力四处铺摊子,和英国人处处较量,所以还是应该集中主要力量在地中海方向,重点搞土耳其人,冲出博斯普鲁斯海峡。

 

虽然双方都受了一点小挫折,但是双方谁也没有服对方,然后俄罗斯人又开始了继续南下,英国人自然也要进行堵截,到了1853年,双方终于撕破了脸,在克里米亚全面开战。

 

战争打了三年,影响巨大,这是第一场现代化的世界大战,最后的结果,虽然是俄国人大败,可是英国人也损失不轻。

 

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说,英国人却达到了目的,彻底堵住了俄罗斯人,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梦想,实现了他们不准俄罗斯人靠近海洋的目标。

 

而俄罗斯在被打得鼻青脸肿以后,才发现自己远远不是什么超级大国,不仅仅实力和英国人差的很远很远,最重要的是,他们几乎没有朋友,所有的国家都是势利眼,他们只想站在胜利者一边。

 

虽然俄国人在克里米亚,被英国人打的满头是包,但是俄国人也不能不发展,没有南边的港口,俄国人就始终无法真正融入世界贸易体系。

既然在欧洲和中东混不下去了,于是俄国人决定避实就虚,干脆到穷乡僻壤的中亚,去寻找土地和市场,以及南方的港口。

 

因此战后不久,俄国人调整了主攻方向,放弃在土耳其和伊朗的冒险,把攻下中亚三国,获得棉花产地,当做了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。

 

但是让俄国人郁闷的是,他们又变成了英国人的目标,因为英国人怀疑,这又是俄国人企图攻击印度,挑战大英帝国世界老大地位的又一次尝试。

 

但是和黑海边上的克里米亚不同,英国人在那里可以找到众多的同盟,比如法国人,奥斯曼土耳其人,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大小国家,和他们携手共同对付俄国人,可是在遥远的中亚,除了他们自己以外,再也没有任何人有兴趣,到这个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地方,来参加一场战争。

 

所以英国人必须独自面对俄国人的南下,1866年,当俄国人拿下塔什干以后,英国人感到越来越焦虑,但是由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巨大损失,英国社会的反战情绪浓厚,英国人短期之内,也不会再支持英国政府,在遥远的中亚,再和俄国人进行一场战争。

 

所以英国人必须另寻出路,找到能帮助他们,挡住俄国人南下的人!

 

而就在这个时候,新疆的局势再次发生了突变,热西丁和他治下的伊斯兰国,发生了激烈的内斗,阿古柏决定乘机北上,而与此同时,英国的官方和民间的探险家,也开始纷纷的和阿古柏接触,他们带回的消息,让英国驻印度当局,忽然发现阿古柏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,那么要不要支持阿古柏,让他成为英国抗俄的缓冲地带呢?(作者:罗马主义;来源:网络)


最新热点时评↓
washiluf.png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